关于Libre 3和DexCom,我犯的错误

在之前一篇关于Libre 3的分析文章中,我说Libre 3僵尸杀手级的产品。Dexcom的日子会不好过。

CGM 领域的杀手级创新

这篇文章分析的时候对比了Libre 3和市场上Dexcom最新的G6。

如果文章分析的正确,那么对于只有CGM一条产品线的Dexcom来说,将会有灾难性的后果。因此Dexcom的股票将会大跌。

但实际情况是,DexCom有下跌,但跌幅并不是很大。这要么是有一个巨大的发财机会大家都没发现,要么是我的分析出错了。

因此我反思了自己的分析过程,发现了一个致命的事实错误,导致结论出错。

这个事实错误就是,G6虽然是Dexcom的最新产品,但他的下一代产品G7也即将于2021年上市。从产品上看,G7也比上一代有了巨大的飞跃,拥有所有Libre 3的优点。因此,虽然Libre 3的推出是一款杀手级应用不假,但不能够导致CGM市场的洗牌。因为竞争对手的G7也是杀手级的。

题外话,同时有两款杀手级产品推出,从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角度来讲,这无疑是福音。

特此更正。

发布日期:
分类:医疗

给平安好医生的建议:并购好大夫在线,改名“平安好大夫”

平安好医生目前面临三大困难:

1.1

医生资源畸形

具体来说,平安好医生的医生供给还是靠自建的医生团队,社会化医生资源拓展方面进展缓慢且不得其法。自建医生团队的问题是,医生一旦成为全职的网上问诊医生,其技能进步的能力基本被锁死,也导致平台医疗能力被锁死。而在医院工作的医生,其技能会逐步提升的。随着时间推移,其接诊的水平会停止不前。

1.2

创业时期的战略已被竞争对手复制

平安好医生上市之后,其创业时期的战略(马后炮,复盘平安好医生成功创业的战略)已完全被竞争对手掌握并借鉴,即将上市的京东健康,和一医药电商起家的壹药网。商业模式上和平安好医生很像,这势必瓜分平安好医生的市场。好医生却无法阻止类似的瓜分。

1.3

名称侵权危机

据司法文书网显示,好医生药业诉平安好医生的两个官司早就打赢并终审判决了,平安好医生失去了“平安好医生”的商标,也被好医生药业要求改名。之所以迟迟未改,因为侵权而改名必然带来大的品牌价值损失。

2

平安好医生目前最大的优势:

2.1

资本优势依然存在

在同行业中市值规模和现金流都遥遥领先。

2.2

需求端规模优势

平安好医生是最早做大百万日活的医疗类公司,也是目前活跃度最高的医疗互联网公司,用户端的规模遥遥领先。

本着“把自己优势用足,去克服劣势”的方针。建议立即实施以下战略。

3

通过并购补足医生资源,释放消费端的潜力,并化解名称危机

第一、合并好大夫在线,以获得补足社会化医疗资源。

第二、改名为“平安好大夫”,挽救品牌危机。因为合并而改名是一个不错的理由。

第三、通过产品整合将好医生的需求对接上好大夫的供给。

这么做对好大夫也是双赢,可以帮助好大夫上的社会化医生获得更多的消费者需求。从而提升医生收益和粘性。

目前来说,是并购好大夫的最佳时机。平安好医生市值一百多亿美金,好大夫估值几十亿美金,目前并购的实力是充足的。好大夫目前的财务规模还没有做大,但未来不排除好大夫商业化成功,在营收规模上给平安好医生以压力。

最大的困难可能在于好大夫的股权结构太集中,天眼查的数据显示,王航个人持股高达百分之八十多。能否并购成功,取决于能否说服王航。

对见惯了优酷土豆合并,美团吞并点评,滴滴吃了快的的我们来说,这并非不可发生。

复盘平安好医生成功创业的战略

最近,原美团创始人在清华的产品课文字实录刷屏了。我阅读后感觉也很有收获,它不仅是站在产品经理定义产品规划产品的角度来讲,而是有很多战略高度的分析。很有大局观。

收录中推荐了两本书,一本是《好战略,坏战略》,一本是《营销管理》。我抽空读了《好战略,坏战略》一书。如获至宝,很有启发。

本着读完书练习一下的原则,结合自己平安好医生初创时工作的两年经历,做了一下平安好医生创业战略的复盘。

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当前形势、制定指导方针来应对重大困难,并采取一系列连贯性的行动。

《好战略,坏战略》

最大阻碍:后发创业,规模小于竞争对手;

最大优势:有资源,有钱,有寿险的代理人队伍。

战略:

1、 利用资金优势,自建医生团队,主推实时问诊的差异化服务(对比春雨和好大夫的非实时);

2、利用资金优势,推出步步夺金项目,快速做大流量规模(成为第一个日活过百万的互联网医疗企业);

3、利用代理人团队优势,卖体检卡,快速做大收入规模;

4、利用差异化定位和数据上的领先优势,快速上市融资,进一步夯实资源优势,再利用资源优势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问题!

因为这些优势的独特性,就算竞争对手看到了平安好医生的计划,也不敢跟或不愿意跟,直到眼看着他上市。